有声书:慢工出出精品
近年来,听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好。无论是早晚高峰上下班,还是出差,抑或是家常便饭,宝宝,打扫卫生,打开有声阅读APP,都能收听经典名著,网络小说,童话故事等丰富资源。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,2019年,超过三成(31。2%的中国人有听书的习惯。用户的喜爱也让"耳朵经济"成为热词。2019年,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.8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55.1%,用户规模达到4.9亿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要打造兼具经济效益,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有声读物阅读产品,需要出版社,有声读物平台,有声工场,主播等行业具备精品意识,不断推进有声读物产品的精耕细作
在选书方面,充分挖掘纸质书的音频转化潜力,发挥其头部效应,对于精耕细作有声书来说非常重要。与纸质书,电子书出版不同,有声书的成本更高,包括版权成本,制作成本,编辑成本,运营成本等等。精品图书有声产品的开发,一方面可以帮助传统出版社盘活版权资源,让经典作品接触到年轻受众,提高其传播力,充分发挥其人文价值; 另一方面,也可以通过引入精品图书反哺平台,帮助完善内容矩阵,提升品牌口碑
在产品生产上,有声书是图书内容的二次创作,绝不能满足于简单的阅读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字识别,语音播报等方面的技术革新,未来单纯阅读原文的主播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。因此,发挥人类主播在朗读方面的独特优势,孵化主播人才至关重要。 目前,有声书的生产模式包括PGC(专业生产内容),UGC(用户生产内容)和PUGC(以前)三种模式的结合。在UGC和PUGC端,喜马拉雅致力于打造基于音频的经济生态圈,探索流量,分成,资本三个维度为主播赋能,通过打赏扶持计划提高主播的播出水平和积极性。 在PGC级别上,懒人听书团队代表了美国作家塔拉·维斯特弗的有声读物《你像鸟一样飞向你的山》的故事。通过从音频创作的角度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,制作团队认为,主角塔拉有着明确的年龄界限,而本作也是一部回顾性的自传,不仅通过声音反映了主角童年,青春期,成年的年龄阶段,更让观众感受到了同一个人。
根据喜马拉雅研究院发布的《2019年喜马拉雅有声读物收听报告》显示,Z一代有声读物用户(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人群)占比第一。如何满足年轻用户的多元化需求?众多有声读物平台通过开发广播剧等多元化有声产品,有声读物产品在精耕细作中更进一步。喜马拉雅投资1000多万,制作的《三体》广播剧,不仅受到原作者刘慈欣的高度评价,更让观众感觉"像是在用耳朵看一部《三体》电影"。 近年来,懒人与729声音工场,冠声文化,芳村的脱衣声音俱乐部等线下声音工作室广泛合作,挖掘匹配的声音资源。与普通有声读物不同,广播剧集旁白,对白,音乐,音效于一体。 他们通过声音场景的营造,还原原汁原味的现场感,让原著锦上添花。 有些广播剧的音效甚至达到电影水准,令听众着迷。
随着民族阅读的深入和全面发展,音频阅读在整个场景中的优势不断凸显,用户数量和听力图书长度不断增加,这不仅是用户的期望,也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,在有声图书生产的各个方面坚持集约化经营的理念。